400-123-4657

新闻资讯 分类
国庆三日到长沙好吃、好玩、有趣发布日期:2024-11-02 浏览次数:

  

  4

  那道水,是湘江。那座山,是岳麓山。

  沅、资、湘、澧,是湖南的四水,湘水也即湘江,穿长沙城而过,平静地流过千年时光。二十世纪初叶,有一个少年,于秋日行于湘水之滨,吟唱:

  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“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
  携来百侣曾游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风舟?

  少年自幼即胸怀天下,男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稍长大,更是慨然以天下为己任。纵论古今,针砭时事,在湘水之畔创办《湘江评论》,引风气之先。我们带孩子走在湘江边上,江风从远处徐徐吹来,让人不禁兴怀古追远之思,想见当年伟人风采,虽已隔了一个多世纪,仍是音容宛在,使人景仰。

  橘子洲是湘江中的小洲,须从湘江中路地铁站乘地铁2号线,坐一站路就到橘子洲。换坐观光车,观光车可作环洲行,环洲一圈大约十公里左右。要是赶上晴好日子,橘子洲是个休闲的绝佳地方。可惜今天天气阴郁,江风湿冷,似乎更适合凭吊和瞻仰。我们坐观光车一路往前,一直走到橘子洲头。康正纳闷间,忽转头,不禁惊奇地叫出声来。一尊硕大的青年伟人雕像出现在视野里。毛泽东艺术雕塑以1925年青年毛泽东形象为基础设计,高32米,象征毛泽东32岁挥写《沁园春》);长83米,意指毛主席逝世时83岁;宽41米,则指自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毛主席带领人民走过41年历程。青年毛泽东站立于橘子洲上,目光深邃辽远,坚定而若有所思、若有所忧。

  毛主席说,历史是人民创造的,人民也深切怀念伟人的丰功伟绩,吃水不忘挖井人,幸福不忘毛主席。人民把毛泽东的雕像摆放在天地间,也郑重地将他放到心头上。

  5

  毛主席走出韶山冲,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,曾多次爬岳麓山锻炼体魄。湖南第一师范与岳麓山隔湘江相对。青年毛泽东喜江中搏浪,也喜雄山探幽。大概还有岳麓山的一丝文脉也是吸引他的地方。

 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“四大书院”最负盛名的一个。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。书院里楼阁雕琢,连廊勾通,飞檐出挑,白墙灰瓦掩映在绿林丛竹中,风格古朴。1167年,正是南宋乾道三年,著名理学家朱熹自闽抵长沙,与书院主教张栻同台会讲,论辩中和之学,三日夜而不能合。朱张会讲,盛况空前,以致一时舆车之众,饮池水立涸。院因人重,人因院名,书院因之成“朱张过化之地”,为后世学者敬慕。

  湖湘文化重经世致用,并不满足于寻章摘句、去做一个埋头古旧堆里的刻板读书匠。读书人期望以己所学,为苍生造福。这一宗旨影响深远,自清代以降,曾国藩、左宗棠,以至毛泽东,无不是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杰出代表。

  已经奔波了一日,我们与康放慢脚步,穿行在园里。崇道祠,是纪念历代为书院作出杰出贡献的山长,船山祠则是纪念船山先生王夫之。我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各处介绍,康似懂非懂,倒也兴趣盎然。康正在十五岁的年纪,我们希望他对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(比如看到他兴高采烈地拿着一片花瓣,略带炫耀地介绍这是某某科某某属,我们便由衷地高兴),希望他不去做一个苦读者,要读的快乐,也要不断增长自己的本事,经世致用,不敢说为苍生谋福祉,但愿身体力行,精神富足,羞于为稻粱谋。

  天色已晚。遍寻爱晚亭不及,原来不在书院内,要待下次登临岳麓山时再去一访了。